29日中午,中国军队发动总攻时,日军拼死抵抗,没有枪械的日军拿着竹枪或刺刀组成肉搏队,埋伏在山上草丛里,等中国军队士兵靠近后股市配资风云,突然跳出,近距离进行肉搏战。
还有子弹的日军则组成狙击小组专放冷枪,一些日军倒地装死,拿着手榴弹或刺刀,等着中国军队到附近后,突然蹦出来拼命,整个昆仑关没了大规模的枪战炮战,到处都是三五成群的日军发动的零星肉搏战或自杀爆炸战。
日军困兽犹斗令人惊奇,在这些零零星星却又连绵不断的肉搏战中,中国军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但官兵并未被日军这种抵抗吓倒,前仆后继猛烈攻击,枪械施展不开就用棍棒大刀与日军拼命。
图片
昆仑关五万分之一地形图 图片来自网络
在这次中国军队的总攻中,第200师担任正面反攻,戴安澜亲赴一线战壕,指挥将士冲锋陷阵。
他还将自己全部的警卫力量一起投入攻击,连克同兴堡,罗塘堡,653高地。
不过,在夺取653高地时,戴安澜将军被日军炮弹炸伤,中弹后,他依然不下火线,带伤指挥战斗,整个200师的官兵大受鼓舞,奋力猛攻,一直打到界首高地附近才被日军阻击住。
第200师在界首高地被阻时,戴安澜因伤势严重被部下强行送进了野战医院包扎。
30日,界首被郑廷笈率荣誉第1师3团攻克后,坂田元一而步兵第42联队主力正好进入昆仑关,与三木汇合后,清点了日军的兵力与物资,他发觉日军已经山穷水尽,无论第21联队还是第42联队兵员都已不多。
在昆仑关主阵地,日军步兵第21旅团经过激战只剩下3000多士兵,而且,面临弹尽粮绝的局面。
由于界首位置海拔高,中国军队居高俯视,机枪迫击炮打的得心应手,这样就大大减轻了攻击昆仑关主阵地的难度。
但是,昆仑关地形特殊,昆仑关所在的昆仑山被称为“昆仑台地”,虽然海拔仅有300多米,但由于这里地势险要、河川纵横、道路狭窄,不适宜大规模作战,所以,虽然取得了界首,攻打昆仑关也并不容易。
图片
杜聿明旧照 图片来自网络
为扩张战果,继续向昆仑关核心阵地压迫,杜聿明第5军当即做了以下调整:
新22师超越第200师,调换为正面攻击部队,第200师改为第二线部队,守备已攻下之线:
原配属予第200师之单位,均改配新22师;
为集中全师之力,新编22师第66团开回官塘岭归还建制,该团原任务将由军补充第2团接替。
对于第5军而言,战局将有全面打开的趋势,只是,尚有最后的一道障碍有待拔除,那就是441高地仍掌握在日军手中。
441高地的地位正处于昆仑关西南与九塘西北的居中位置,其侧射火力足以涵盖以两地为中心的扇形区域,对昆仑关通九塘的公路构成了相当的威胁,尽管第5军是由正面攻克昆仑关,但中国军队进出九塘仍有极度困难。
有鉴于此,荣誉第1师将尽可能攻下441高地,与此同时,新22师将在左翼第159师协同下,向昆仑关口进行正面攻击。
新22师与第200师交接阵地的动作于29日夜间实施之后,该师即为了天亮后的攻击进行准备。
昆仑关一线暂时无战事发生。夜晚,月亮高悬在这杀戮的战场上,照映在为鲜血遍染的山头,中方由反战友好的日本人组织的“鹿地亘”反战队,就在充满血腥的昆仑关周边高地上装上了扬声器,对当面自己的同胞,放送出了反战之音。
图片
图片来自网络
30日凌晨,日军在昆仑关最前沿的部队,开始准备向九塘方面撤退,其防御重心开始由以昆仑关为核心改变为以九塘为核心的防御部署。
5时15分,我军六零高地上的炮兵观测所发射了信号弹,顷刻间,炮兵各种口径之火炮喷射出耀眼的炮口焰,一群群的炮弹划过长空,扑向界首、同兴以南日军残余阵地。
经过20分钟的轰击之后,3颗红色的信号弹再冉升上天空,这是步兵要求炮兵延伸射程的信号,就在弹幕向敌阵后方滚进之际,新编第22师第一线攻击部队自攻击发起线跃出,攻击开始时为5时40分。
新22师以第65团在东、第64团在西,在炮兵掩护下,由公路两侧向昆仑关正面攻击前进。战场上枪炮声大作,几乎使得师部与第一线团之间的有线电通信无法进行正常对话,可见战况之激烈。
新22师以其相对较为完整的实力投入,先行肃清昆仑关两侧的最后残敌,拔除各隐蔽掩蔽之侧防机关,为最后对昆仑关口的攻击开辟良好条件,部队每攻下一个据点,师长邱清泉即下令立即构筑反机枪火网,以防敌之反扑。
9时左右,日机6架飞临战场上空,主要向界首以北中国军队阵地扫射轰击,盖此处为新22师攻势重点所在,第5军高射机枪队与各第一线部队立刻用机枪对空射击。
第5军猛烈的攻击已使日军承受极大的压力,日军航空队一改以往遭到防空射击即急忙飞走的惯例,这次竞停留在战场上空,直到11时30分左右,始因油料即将耗尽而离去。
迄12时时左右,新22师已将西北之同兴、东北之界首周边一带的日军残余悉数扫荡完成。
当天,坦克第2连接替坦克第1连任务,带领步兵向昆仑关迫近,坦克在步兵的指引下,将日军潜藏在山壁岩缝中的侧射机关一一敲掉。至当日黄昏时,新22师已经推进至昆仑关口之前的小高地。
日本防卫厅官订战史《日军对华作战纪要》中,对本日的战斗作了这样的描述:“中国军趁势越发增加兵力,下午带领坦克的中国军四至五千兵,以压倒性的优势一起向日军进攻;而已经推进至高地的中国军炮兵射击也准确无比;日军虽然眼看着中国军炮兵阵地,因无弹药而束手无策。”
新22师的快速突进,为彻底收复昆仑关创造了有利条件,但其官兵伤亡也达300余名。
在新编第22师右翼,荣誉第1师待机继续向441高地发起攻击;其左翼第159师则由653、600高地,向西南侧敌据点进攻。
下午16时,荣1师以第1团为主攻,官兵在炮火掩护下迅速接近日军阵地。攻击部队依信号一齐投掷出手榴弹,在手榴弹爆炸的硝烟中向日军发起冲锋。
当夜,中日两军在441高地上展开了极其惨烈的拉锯战,常常是中国军队占领一个阵地后,日军立即又发动逆袭将其夺回。
荣一师一团第6连连长容开率队冲锋时英勇牺牲,第5连连长王延安冲锋时,裹伤继续指挥战斗,被日军机枪打断双腿。
虽然荣一师官兵前仆后继,以大无畏的精神与日军彻夜血战,也只占领了部分阵地。
31日晨,日军由于昆仑关前线部队后撤至九塘附件,开始重新组织力量反攻,第7中队在海航和陆航的飞机掩护下,向441高地中国军队所占领阵地发起疯狂反扑。
荣一师第1团第1连连长张咸顺率部固守阵地,遭日军飞机轰炸牺牲。该连官兵在日军空地双重凶猛火力掩护的反击下伤亡惨重,最后仅存十余名。经过一个早晨的激战,日军第7中队又完全占领了441高地。
此时,担任第5军左翼攻势第159师,其攻击亦未得手。
两翼上攻击受挫,但正面上的主攻却逐步推展。
1939年12月31日,邱清泉带领部队正式发起总攻。冲在最前面的是骑兵,后面跟着十几辆坦克,邱清泉的“指挥部”便设立在其中一辆坦克之中,指挥着部队打掉敌人一个又一个碉堡,日军在我军的迅猛攻击下,纷纷溃退,向九塘逃去。
31日午前11时,第65团邓军林所部攻占昆仑关,陷入敌手近一月之久的昆仑关再次回到了中国军队手中。
苦撑的三木吉之助动了放弃昆仑关的念头,他跟另一个联队长坂田元一沟通,后者也同意放弃,日落时分,松本总三郎下令埋了三门重炮后,带着残兵开始在中国军队的枪林弹雨下突围,向九塘逃去。
增援日军得知昆仑关失守,朝着九塘退去。西路军、东路军牵制南宁方向的日军,第5军乘势进攻九塘。
九塘的日军士气溃散,在第5军的打击下溃不成军,朝着南宁逃窜,在八塘据险而守。
图片
收复昆仑关后杜聿明(左一)与第38集团军司令徐庭瑶合影
看到昆仑关被收复,邱清泉当即慨然赋诗道:
“岁暮克昆仑,旌旗冻不翻。天开交趾地,气夺大和魂。烽火连山树,刀光照弹痕。但凭铁和血,胡虏安足论。”
在日后的内战战场上,邱清泉也因自诩“邱疯子”而给人留下了粗犷、剽悍的印象。其实,黄埔系中能到德国留学的将领没几个,他的学问绝对差不了。邱清泉饱读诗书,作战凶悍,可谓是文武双全的将才。
第200师师长戴安澜得报后,想起半个多月前他对部下们许下的豪言,也难抑心中的激情。
站在山顶,望着远处烧焦的山头,几处还未停歇的战斗,心中也是万千感慨。
半个多月前,他对部下们慨然说道:“中国古时候,有上元三鼓夺昆仑的佳话,吾拟元旦夺取昆仑关。”
没想到,历尽万千艰险,就在元旦前夜终于踏破雄关,立下不世之功。
整个战役中,第5军战死官兵5683人,伤近万人,站在昆仑关上,望着猎猎军旗,杜聿明疲倦至极。
大战间歇,翻看缴获的战利品时,杜聿明发现一个名叫《皇风万里》的小册子。在这本口袋书中,日本人有一个记载:
1937年冬,残酷的南京战,在城陷之际,两名中国装甲士兵,藏在一辆被击毁的坦克里,连连袭击日军……
杜聿明眉头紧皱。
他想起,1938年春,他的装甲部队在湘潭地区的东安县收容整训,有个第1连的战士辗转而来,称自己与战友在南京方山外郊孤军奋战,利用一辆被打坏而停滞路边的坦克与日军周旋,打死三四十名鬼子,最后,他自己在夜色中,侥幸突围,战友则牺牲在南京城下。
杜聿明记得很清楚,他的装甲部队在1937年的冬夜,有着深深的悲怆。
南京陷城之夜,步兵炮教导队第2营军需官刘树芃终于上了船,开船前,叫人下去炸毁岸边的几辆坦克和汽车,但是,两个汽车兵和两个坦克兵舍不得。
僵持中,那四个人说他们不走了,拆了坦克上的武器,跟进城的鬼子再干一场。随后,几个人下了船。
后来,当刘树芃跟杜聿明说这件事时,杜的眼泪顿时就流了下来。
在东安县,杜聿明听在方山阻敌的坦克兵讲完自己的故事后,没有特别在意。因为,用一辆废弃的坦克打死几十个鬼子?这事儿听上去有点悬。
他还甚至认为那个士兵在谎报战功。现在,看到日本人的记载后,他为之一震:那战士,说得竟一点也不假!
杜聿明马上叫来郑洞国,叫他寻找该战士。可令人难受的是,被分到荣誉第1师的那名士兵,已在两天前战死了。
在昆仑关,中日双方血腥的鏖战仍在继续。
第5军攻克昆仑关,歼灭了第21旅团的两个主力联队之后,本以为可以顺利进军,一举收复南宁。但第21旅团的剩余部队、台湾混成旅团的第一、第二联队仍在九塘至八塘间。
此前,进攻龙州、镇南关的第9旅团,乘坐100多辆汽车奉命返回南宁时,遭到韦云淞第31军所属131师、188师沿途堵击后,攻击前进,于12月29日才返回到南宁附近。
今村钧告诉及川,要想扭转前方战局,只有一个办法,即由他亲率一部,从四塘和五塘间绕到坂田联队正面的中国军队的背后。
今村俊还说,现在当务之急是弄一张五万分之一的桂南地图,日军手里十万分之一的地图跟实际地形有不小差距。
此时,对于第5师团的命运,无论是东京的陆军参谋本部还是南京的中国派遣军总司令部都极为关注,参谋本部次长泽田茂在中国派遣军副总参谋长铃木宗作(日本陆军士官学校24期,爱知县人)的陪同下直飞广州。
在广州的第21军司令部,军参谋长根本博向泽田抱怨,东京划给第21军的兵力太少,使得该军一面在广东作战(第18师团、近卫旅团、第104师团正与张发奎、余汉谋战区的部队作战),一面在广西作战,顾此失彼。
但是,泽田茂却毫不客气地指出:第5师团陷入被动跟今村均敌情判断失误有直接关系,12月17日,中国军队发起攻势时,今村仍认为对方不会有大行动,而没拿出积极的应对办法,最后逐次增兵,犯了兵家大忌。
29日那天,铃木宗作以及第21军副参谋长佐藤贤了飞到南宁。按照日本人的描述,虽然广州军司令部为第5师团的处境垂头丧气,但第5师团司令部的气氛却“异常平静”,师团长今村均像个练太极的,正在司令部推挪腾移。
在联席会上,今村均提出亲率人马进兵的计划。
佐藤贤了亮出安藤利吉和泽田茂达成的共识,不希望第5师团单独决斗,一线部队应后退三十至四十公里,全面采取防御姿态,等第18师团赶到广西,再进入反击。推算时间的话,还需要等大约一个月。
佐藤说完,拿起红色铅笔,在作战地图上的三塘和四塘间画了道防线。
可今村均找来橡皮,把那道防线又擦掉了,他告诉佐藤:
“不必等第18师团集结,第5师团有能力和意志独自击破当前的中国军队。”
他认为,对一线的情况,广州第21军司令部不会比南宁第5师团司令部更清楚。现在,南宁外围的五塘、六塘和七塘的中国士兵在减少,大多已回撤去围困八塘和九塘间的日军增援部队了。
在那里,日军被两到三层的中国军队围困,如果后退三四十公里,等于把防线回撤到南宁外郊,如此一来,中国军队就会顺势攻打南宁,第5师团士兵失败的情绪就会上升,不但完不成掩护后面日军集结的任务,还会陷入不可收拾的局面。
今村还提到一点:
“如果第5师团回撤南宁,中国军队极有可能分出一部分兵力赶往钦州,去阻击将在那里登陆的第18师团。”
结果,今村均抗令成功,按他的计划,自己带着部队前去解围,但安藤利吉认为,他还是留在南宁比较好,最后解围的任务给了旅团长及川源七,由他带人增援八塘和九塘间的坂田联队和三木联队。
1940年元旦,及川奉命带着第9旅团旅团一个联队从南宁出发。走之前,今村叫及川“下功夫研究一种操典上没有的新战术”,用来对付中国军队。同时,除带了最大量的弹药和粮食外,他还叫及川带上所有能带的用于修建战斗工事的工具,做坚守一个月的准备。
过七塘时,当地日军交给及川一个宝贝:从中国军队那里缴获的一张五万分之一的作战地图。
1940年1月1日中午,及川支队数千主力抵达八塘,今村均命令及川少将接替被击毙的坂田元一担任前线总指挥。
这时,第5军向南宁方向继续进攻的第一仗便在昆仑关至九塘间的441高地打响。
元旦清晨,第五军军长杜聿明将军向荣1师下达命令,要求在当天黄昏前完全占领441高地。
这时,荣一师师长郑洞国手里的部队已经不多了,只得派配属的军补充第2团第3营增援。
有了新锐部队的加入,中国军队反击更为犀利,很快便收复441高地两个山头,然而,日军同样也迅速抽调出第12中队一部向441高地发起。
这个高地就像血肉的熔炉,中日双方都不断派出增援部队,试图完全控制该高地。
图片
广西网友拍摄的441高地战壕遗迹 图片来自网络
负责一线指挥的第2团团长汪波向荣一师师长郑洞国频频告急,最后甚至用了哀求的口气:
“师长,我实在顶不住了,兄弟们快拼光了,你就让我先撤下去吧。”
荣一师参谋长舒适存在旁听到后,怕郑洞国心软,做出错误决定,急切的说:
“师长,汪团不能撤,我们必须与敌人打到底!”
郑洞国心里也十分清楚,他知道汪团处境困难,但仍然坚决命令道:
“就是剩下一兵一卒,你也要给我顶住,丢了阵地,我砍你的头!”
同时,他又将师部特务连一部和勤杂人员共百余人组织起来,增援441高地。
日军方面也是同样处境,441高地从原来仅第7中队一个中队,随着时间的推移,第7中队战斗人员非死即伤。随后股市配资风云,不得不增加第8和第9中队,最后,第12中队作为联队预备队也投入到反击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华林优配APP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